类别:范文 / 日期:2025-03-21 / 浏览:24 / 评论:0
要说现代人的最严重的病症,除了拖延症,就是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分散导致拖延。一般而言,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来自于工作信息的轮番轰炸,以及手机新闻、朋友约会信息的召唤。当然,我们自身目标的飘忽不定,不舍得放弃及时行乐的自在也是注意力被分散的一大原因。
无数的、不同的干扰,让我们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专注力的缺乏,意味着梦想将被无限期的拖延。只有消灭各种干扰,你才能走在大多数人前面。专注力的缺乏背后意味着很多:
目标及目标意义的缺乏(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做);
目标分解的缺乏(怎么去行动);
缺少仪式感或免干扰机制(导致外界干扰不断融进我们的大脑);
目标过程中的奖惩机制(每次专注过后得到正向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习惯);
那么从问题来看,只要解决以上,也就等价于解决了我们专注力的问题。
1. 明确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即目标是什么)
对于那些在某个领域上颇有建树的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目标明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坚持。
所以,第一个一连串的问题是:没有目标,那就该问问自己我想得到什么,我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做什么样的事、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目标太多,那么目前哪一个目标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列出优先级。
其实这是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问题,目标代表着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或者在职场发展上。
(1)把手段误解成目的
好比如:我们愿意努力,所以选择了看书。但看书只是努力的途径,不是目的,前期看过一两本书会带给我们一种内心虚荣的满足感:“我今天看书了,感觉很充实”,但这种与书本的“蜜月期”的假象不会维持很久。别把途径当作目的。
(2)积极探寻目标的线索
回答我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不容易的问题。因为我们往往对目标一点感知也没有。例如拿互联网兴起的运营来说,如果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运营的人来问话:“你喜欢运营吗?”你这样问,他会一脸懵逼,因为没有“运营”这个概念,即使未来的他真的喜欢运营。因为感知一样东西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你起码要看到事物的部分面貌,哪怕是冰山一角。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许多大学生都没想过自己的职业可能性:摄影师或者营销策划?这些往往只能停留在口中,因为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具体是要做什么,所以永远只能保持着敬畏和不确定。这也是高校倡导大学生多接触外部活动的原因之一。多接触未知事物,或者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另外,对于我们普通人,目标往往都是物质导向的(即兴趣为次要因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应该看清楚自己的职业能力偏重,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断深耕,这也是一种寻对目标的方式。
2. 分解目标(即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明确了自己的长期目标,就像找到了一个支架支点,我们应该找来更多的支点,不然你的目标很快就会散架。换句话说,长期目标具有导向意义,但不具备现实的具体指导意义。所以要分解目标,找到合适的短期目标,指导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
下面以“互联网产品运营总监”为例子简述一下。
假设“成为一个牛逼的互联网运营总监”是我们的长期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目标进一步拆分,运营总监需要哪方面的能力呢?从某一个维度进行划分: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数据分析、统筹规划、其他……
这些都是我们要涉及到的能力,再进行下一步划分。比如上述所说到的活动运营,那么它可能需要你懂得:活动策划、资源整合、渠道合作、活动推广……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涉猎的细分能力。
根据以上能力细分,用表格表现出来,然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的着重点去考虑。比如:你一直接触公关活动的事,那么你可以从活动运营这个能力着手,去向你的最终目标迈出第一步;如果渠道拓展是你的能力优势所在,那么你就可以基于此去拓展其他的能力。
在详细考虑清楚、定位好之后,你的目标感就会变强。
3. 合理规划任务分配
(1)什么能力做什么事
我们倡导学习者,从舒适区跳出,进入学习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蹴而就地盲目提高。一个刚要一心学好英语的零基础学生,如果一开始就拿着雅思英语单词去背,那么他很快就会放弃;一个不会走路的小孩,不可能学会跑步。
同样地,在任务分配量的处理上,我们不能太高估一天能给我们空出的时间。有些人往往一天给自己布置了很多的学习任务,结果每天的任务都没有完成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挫败感。在这个时候,其实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定的任务太多了。
(2)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在能力训练的安排下面,我们需要尽量安排相关性比较大的能力放在同一段时间,那么就可以达到1+1>2的效果。这是加速成长的一条“捷径”。
在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假设是A和B,在两者交叉进行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你能从A的知识上带来B知识的新启发,反之亦然。
这也是学习的一种乐趣,别少看这细节,就是这些细节拼凑成我们的专注力。
4. 建立学习的仪式感,为专注力的形成创造环境
在我们的生命中,很多场景都需要仪式感:结婚、生日庆祝,学习也是。
在你学习之前,整理好书桌前的一切杂物或关掉你的手机,两小时断绝一切外界信息或找一个宁静的地方、一张正经的学习桌椅,拿起笔,开始。
回想起我们日常的学习状况,就是缺少这样的仪式感。瘫坐在沙发上、喝着饮料、叼着食物、听着音乐,这一切都是需要我们正视的陋习。
5. 奖励和督促
目标的成效往往是不容易在短期内看见的,或许是一个月,长则半年或以上。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相当于我们不断地摸黑,看不到自己想看到的;时间长了,就很容易放弃。
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将注意力放在“做事”的“做”本身。只要我们做了、坚持了就应该得到奖励。
那么,你每天列出的to do list完成之后,是不是应该也适应地奖励一下自己呢?吃饭加鸡腿或出去偶尔Rap一下。
相反地,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也应该有惩罚。至于怎么惩罚?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建立主题社群,像读书、早起……每天在里面打卡,如果没完成就当天发红包,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惩罚方法。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6. 最后要说的
当我们开始静下心思考,当我们学会专注于一件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有这么一句: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当你无比专注地去做某件事时,效果就会显而易见地好,那些你想要的、渴望的就会与你不期而遇。当你无比专注地去付出、去投入时,在不经意间,你也会邂逅那个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源X职场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X职场,专业的职场媒体报道平台!专注于各行各业职场精英人士的采访报道,另有职场攻略、职场法律、职业规划等相关专业信息的披露。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