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范文 / 日期:2025-03-19 / 浏览:24 / 评论:0
u以下是学员与陈老师之间的问答。或许您不一定有同样的问题,但是或多或少您会在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它们能给您一些启示。
问:孩子总是不想学习想玩游戏看电视,还想花钱,一说就反嘴说谁谁谁都有手机?怎么办呢?
答:这个问题关于孩子的,应该是一位妈妈提出来的。看似一个小问题,实际上,它内在深层的原因没这么简单了。
对游戏上瘾的孩子,都是有一种动力存在的,而不是你简单提出来的,小孩玩游戏,想花钱。可以肯定地说,你和你先生之间的伴侣关系是有问题的,而且很严重。是因为你们伴侣关系,导致孩子在你看来属于不正常。
所以,先检视自己伴侣关系的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你需要通过工作坊,通过个案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你们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再把目光看向孩子,才是有效的。
问:因为之前的伤害,我现在对于我老公,可以在同一屋檐下相处,也可以客客气气。
但是对于他不再有任何想要亲密的举动和关系,他做什么我也不会感动,对他毫无感知。但是对于其他人的感知,是正常的。
我心底深处其实是想分开分离。但是因为钱,债务又没法分清,搞不好我婆婆还要闹点事情,所以又很无力。
答:这是一个伴侣关系的问题,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受到伤
害的一位朋友。
问题是,这种伤害跟你自己有没有关联性,会不会因为借助这种伤害而获得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你要自己检讨。
所以很多事情,不如我们表象看的那么简单,或者真的就是这样一边倒的一个情况存在。
你们夫妻关系是一个问题。婆媳关系又是一个独立的问题,涉及如何和原生家庭分离。第一,你要建立一个道德上的优越感。第二,跟他的原生家庭没做很好的分离。你就会感到很累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这种你现在所面临的关系的状态或者说是困境,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呢?你可以思考一下。
所以有的时候,男人走,是真的自己要走吗,还是我们推走的。这个都是值得我们自己反思的。
问:孩子缺乏学习动力,自信心不足,时好时坏,不知如何开导他,茫然无措,自己也有无力感,不知如何是好?
答:这也是一位缺乏力量的家长。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力量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父母之间,父母关系好,家庭健康,孩子就有力量。
父母没有力量,孩子一定是没有力量的,因为他没有依靠。所以我们看这个问题,是把问题直接挂到孩子身上,看自己看得比较少。第一,你要检讨,你自己为什么这么无力;第二,你的伴侣关系怎么样;第三,你目前的家庭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你要看向自己的问题。
当你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时候,孩子有了依靠,他的力量自然就有了。
问:配偶双方以往互相伤害对方太多,如今积累的怨恨难以消除,怎么办?
答:首先明确,这个问题的重点并不是你如何消除这个积怨的问题,而是你们的伴侣关系要不要继续的问题。
我建议你呢,听一下周老师的蜻蜓FM课程。你可以找任何一位去购买,399元一年的课费,里面对如何修复伴侣关系,已经剖析地很明白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呢,配偶双方相互伤害对方太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思考过没有?你们这种相互伤害的情况,跟你们自己原生家庭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在复制克隆各自原生家庭的模式。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我希望你静下来,理一理家庭关系,双方跟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关系,再看你们的关系,有没有这种原生家庭模式的影响在里面存在。
如果如我所说,你们要先做好各人与原生家庭旧有模式的牵连及分离,然后再谈你们双方要不要和解,最后才是如何修补关系的问题。
问:孩子开学就上高一了,我自己是个有死党, 有朋友的妈妈。我一直希望孩子也有自己铁哥们,好朋友,希望朋友给他带来很多快乐,学会和人相处。但孩子我看上去没有很铁的哥们。我有些纠结,有些发愁。
答:我觉得这位妈妈纠结得有些幽默。
首先,祝贺你,是一个心理宽广的妈妈,有死党有朋友,生活很开心。
其次,你的孩子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是一个未来的你,还是一个未来的他自己呀?你希望你的所有的一切都克隆在他身上吗?还是期望他活出你自己呢?
所以这种期望看起来是纠结,纠结谁呢?纠结孩子还是纠结你自己啊。
孩子有权利做他自己,他有权利就是这样,如其所是。没有什么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一样的。他这样也挺好呀,是不是?只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愉快,学习好好的,这样就挺好的嘛。
除非你是感觉他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你协助的时候,再来发出问题求助。有的放矢,会更好些。
如果你希望他活成你自己的样子,大可不必了,放开一点。
问:很多人都说家有各种好,但我们家兄妹四个都不愿意回家,别人可能一说回家都特别开心,我们四个一说回家心都是不舒服的,回到家里也觉得心里乱糟糟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
卢静答:当提到不愿意回家,回家的时候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这里便显示出了,与原生家庭是一种牵连纠缠的状态,呈现出对父母还是有一种拒绝和怨恨。
如果往回看,往原生家庭看,也许会有童年的创伤或者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感恩父母,真正地与父母联结上,才能够真正地与父母分离。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感恩我们的生命源头,真正地尊重父母,那么这个问题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进入工坊,可以通过个案有一个更清晰的呈现,找到背后系统的动力,与往事做一个和解,与父母做一个深度的联结。
还有一句话:走向父母,实际上是一辈子的功课。头脑的知道,跟心灵的知道,它是两个层面的。所以如果可以走进工坊的话,可以直接看到我们冰山下的那一部分,就可以直接从心灵上得到一个真正的和解,真正的一个联结以及翻转。
注:卢静,喜悦之家导师班学员。
——文字整理:喜悦之家--王伟
——图文编辑:喜悦之家—范娜美、严洁
陈景胜老师简介:
海灵格学校认证中国招生领队
多次组织带队参与海灵格工作坊
传统古典武艺传承者
道家南宗养生功法实践者
陈老师的问答带着独有的真诚与力量!给予到你身,心一体的觉察与支持!
更多疗愈关注
▼
9月08-10, 南阳 ,与爱重逢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