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范文 / 日期:2025-03-09 / 浏览:30 / 评论:0
沟通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
只要我们身处社会,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还是社交,都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沟通。是否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不仅对孩子性格养成至关重要,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与成就。
网上有一则这样的小故事,一个中国小男孩和一个美国小男孩,当他们都是因为踢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两个孩子会怎么做?
1.中国孩子立即抱起球跑回家找妈妈,被妈妈批评一顿后,再由妈妈陪着一起去找邻居,进行道歉及赔偿。
2.美国孩子面对犯错,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是想办法如何解决问题。男孩独自找来工人,帮邻居换上新的玻璃,并主动向邻居道歉获取原谅,维修玻璃的费用,是男孩向妈妈打了欠条借来的。
在这个小故事中,美国孩子表现出强大的沟通能力,首先,他需要获得妈妈的同情和支持,才能拿到钱去解决问题;其次,他要找到工人,帮他完成赔偿这件事情;最后,他还要向邻居表达歉意,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原谅。这一系列的沟通过程,他不仅要理解对方的感受,还要引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表达。
而沟通的技巧,无外乎就这两点,一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美国小男孩都做到了,所以相对于退到事件背后的中国孩子,我们都更喜欢美国孩子的做法。
假想如果这就是一场商务谈判,谁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这和成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一样的道理。
表达自我
学会表达 是成长的开始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是让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表达自我的开始。
如果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便会轻松解决课上课下累积的知识困惑点。如果可以与同学有效沟通,便能结交更多伙伴。
孩子如果能与身边人有效沟通,便能赢得更多人喜爱和欣赏,自然而然也就营造出一种温馨、友好的成长环境,让自己更加快乐和幸福。
善于沟通的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强,同时也更加自信。在成长中的任何场合,他们都是能够清晰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那一群人,也是善于以巧妙方式获取别人认同、赢得群体认可的那一群人。
即便将来走向社会,他们也会熠熠闪光,可以在商务谈判中侃侃而谈,在家庭关系中轻松愉悦,也可以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如何培养
究竟怎么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1.做孩子的第一任社交对象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非把他推给社会就行了;不干涉孩子之间的冲突,也并非意味着我们袖手旁观,毫无作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从他降生第一天开始的,他的第一任社交对象,就是作为他父母的我们。
他与别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我们这里得到练习,所以,我们怎样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怎样跟别人打交道。我们怎样处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就怎样处理他与别人之间的冲突。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师,是他们社交行为的模板。
2.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要有超前意识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如果父母的想法只停留在"孩子太小,不必对他有这方面的要求",这就是父母的大意或者说是失职。如果孩子家里蹲的性格一旦形成,再想要改变时,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身为父母应尽早地为孩子设计出良好的、行之有效的计划,对孩子加以培养。
比如,父母常跟孩子讲"狐狸妈妈"的故事:母狐狸为了让小狐狸懂得丛林法则,会故意"抛弃"小狐狸跑得无影无踪。而离开母亲的小狐狸必须学会如何坚强地生存下去。
在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应该离开父母之前,父母会先一步想到离开孩子,鼓励孩子走出家门,拿掉腼腆,学会跟人打交道,走向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3.不动声色的训练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就是一只赖窝鸟,怎么也训练不好。"
其实,孩子个性都很独特,叛逆心也强。家长对撵不动的"赖窝鸟"不要一味责备,不如不动声色地训练他们。像在超市、商场、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适当地耍点小花招,让孩子多开口和陌生人交流,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
比如,陪孩子去商场买玩具时,让孩子自己对营业员说:"我想买这个玩具,请问多少钱?"如果孩子不愿开口,玩具就跟他失之交臂。一开始,也许孩子不好意思说话,家长可以先说一遍,让孩子学着再说一遍。不管孩子说得好不好,声音够不够大,父母都应该鼓励他:"你今天做得比以前好!"说得多了,孩子会习惯的。
家长在鼓励孩子开口说话的同时,也可以教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这样,人们会更喜欢您的孩子。对孩子来说,也增加了开口说话的自信心,而且,孩子会用这种被家长鼓舞起来的信心把每天的事情做得更好。
4.绝不采用失去个性的"圈养"
我常听有的妈妈抱怨说:我的孩子在家真贫,有的时候烦得我直说"你住嘴"。可是到了外面,真正要说话的时候,孩子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不奇怪,孩子已经具有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却没有形成社会沟通能力。如何将孩子的能力正确的启蒙转化,不是靠读课文、学习就可以的。人工智能时代,智伴陪伴教育孩子有一套!
招商代理V:18902432084。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