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范文 / 日期:2025-02-26 / 浏览:25 / 评论:0
自上海市教委和四所985高校公布2017年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方法后,很多家长和同学都开始关注起研究性课题的事情了。
由于高校在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等环节将直接从系统里调用同学自己录入的学习报告,所以报告写的好坏就非常重要了。
很多同学可能在研究时做了很多事情,却不知道怎么写报告,更不清楚写学术性文章和一般作文的区别。小编为你们整理了写研究性学习报告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内容方法和过程
研究性学习其实是让高中生们提前体验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之一——课题研究。因此撰写学习报告,应该也是按照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来要求自己。
一层级分明
由于要求几百字,需要录入在系统中,无法调整格式和字体,因此全文结构和层次的重要性就大大提高了。
一般来说,文章可以按以下结构来写,尽量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突出重点。
1. 研究背景(100字)
简单介绍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是针对现实问题的,说明是源于什么社会现象;如果是做学科性研究的,介绍一下这个课题的价值和作用。
2. 理论基础(50字)
说明这个研究是基于什么理论。
如果是科学类的研究,就介绍科学原理;如果是文学艺术类研究,说明选取了哪些文艺作品,分别是什么版本;如果是社会问题类的研究,阐述已有的、公认的理论模型。
3. 实践方法和过程(400字)
最主要的内容,也是评审专家们重点关注的部分。
科学类研究:要具体说明操作步骤,每个操作都会产生什么现象。建议用(1)(2)这种小标题的形式,使流程看上去更为清晰易懂。
文艺类研究:说明从哪些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分析,好文章好在哪,是角度好还是文采好;作品引起了什么反响,历史上有哪些权威人士给予评价。
社会问题类研究:则要介绍用了什么调查方法,分别从什么渠道查阅了哪些文献;有做调查问卷的话简述问卷的内容;有没有进行访谈,主要内容是什么,等等。
4. 研究结果(50字)
简单说明研究结果。
由于下面还有一个框需要填“研究结论与反思”,所以这部分只要一两句话,阐述研究取得的成果即可。
二内容规范
既然是研究性学习报告,内容严谨、规范是必须的。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从侧面反应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通常来说,在内容规范上通常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名词统一
研究性报告中会出现不少专业术语或者人名地名。有的时候由于历史或翻译的原因,同一个词会有几种通用的表达方式,但是在一篇文章中,务必要做到前后一致。
比如:非盈利组织/非营利组织、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凡高/梵高等。
2. 符号规范
在研究性报告中,可能会用到的符号有两类:一是单位名称,二是英语缩写。
单位名称:首先要确定用中文还是用英文,比如是 “摩尔”还是“mol”,通常理科类建议用英文。其次是表述统一,比如“千米”和“公里”,英语注意大小写,“KG”“Kg”"kg”等,原则上每种单位确定一种形式,全文统一。
英语缩写:标准的做法是首次出现时用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语全名和缩写,如“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后文再提到的时候,只需直接写APEC即可。有些大家已经普遍接受的词,如APP、G20等可以不需要全名,但要注意全文大小写统一。
3. 体例一致
上文提过,可以多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但是要注意的是层次不能乱。
一般来说,层次的级别是“一、”>“1.”>“(1)”,一篇小报告中不要超过3个层级。层次之间要一一对应,不能越级。
研究结论和反思
这部分字数要求是200字,这部分可以集中体现学生的思想深度和综合素质,所以务必要字字斟酌。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一对研究的总结(100-150字)
完整概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证明了某个科学原理,还是发现了某个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要记得呼应前文写的研究背景。
二展望与思考(50-100字)
任何一项研究都应该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所以千万不要局限于研究本身,需要适当拔高一下立意。
科学类研究:是否让你更好地理解了科学原理?对于平时学习有无帮助?对于这个学科是否有进一步的认识?
文艺类研究:是否让你对某一类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是不是有助于你看懂其他作品?作品传达的思想对于你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发和帮助?
社科类研究:这是对学生来说发挥空间相对比较大的主题。如果某个研究是旨在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可以联系当前时事、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上升到更高层面,体现你的眼界和深度。
但要记住把握分寸,联系时事要自然,可千万不要扯到“维护世界和平”这类缥缈的事情上。
看完这些介绍,你可能会感叹“这么复杂,有必要吗,学校老师也没这么多要求啊!”
没错,对高中生来说,一般只要完成课题都是可以通过的。但是请务必记住的是,参加综评面试时,看你这份材料的,都是来自顶尖大学的教授们,是中国最具有知识和智慧的人群。
他们平时阅读的都是严谨的学术论文,接触的都是高知和学者。他们在看你写的报告时,会不自觉地拿论文的要求来评判你的规范性,用起码是大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衡量你。
所以,需不需要好好打磨这份报告,你说呢~~
▲本文为“中学生升学”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中学生升学”,这里提供中考高考政策信息、院校专业介绍、志愿填报指南、自招、综合评价面试指导等权威信息,欢迎关注。
▲微信家长交流群,专业老师解答疑难问题,群内常有免费升学政策解析课,欢迎添加微信小助手:shengxue98。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