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范文 / 日期:2025-01-03 / 浏览:19 / 评论:0

2023年6月,瞄准“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的重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打响了“发令枪”。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指出“2024年国有企业力争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已过半,各国有企业基本上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要求,但是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国有企业依然存在着以下五种常见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常见问题

问题1:改革穿透基层不够,纵深推进仍需加强

部分企业看不到具体方案内容,在间接学习改革方案的过程中,缺少对改革内容的系统了解和政策理解,导致改革执行缺少方式方法。

同时,部分企业改革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改革具体任务落实时有效承接、穿透不够。

问题2:改革协同能力不够,联动机制仍需加强

虽然各企业都成立了改革办作为改革的牵头责任部门,但是在改革的实际工作推进中,很多是以部门工作推进为主,在公司层面缺乏强有力的协同,很难将各部门改革工作打通,导致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

问题3:改革形神兼备不够,质量双优仍需加强

“制度健全、动作到位、效果显著”是检验国企改革成效的三个重要标准,特别是对于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而言,聚焦“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三大机制建设上,对国有企业来说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是“好不好”“优不优”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问题4:改革精准差异不够,特色个性仍需加强

对于改革的必选动作而言,国有企业基本上能够按照规范到位的要求有效落实。但是对于改革的自选动作而言,不少企业丰富创新的力度还不够,改革的“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体现不足,未能有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创新。

问题5:改革发展平衡不够,创新手段仍需加强

部分国有企业认为发展是企业当前的第一要务,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在企业的发展中,这固然没有错,但是片面认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改革,将企业改革与发展作对立起来其实是对改革的误解。改革不应该被视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而应该看作是解决发展中问题、释放发展潜能的手段和推动力。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有关建议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对于国有企业该如何抓紧最后的时间窗口,排工期、跑表计时,更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动力,确保“响铃交卷”。

基于以上典型问题,中智咨询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建议1:提升改革的穿透性,强化向基层一线贯穿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总结)

1

发挥“以上率下”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一级企业既是改革实施者,又是组织策划者的双重身份,从集团总部开始强化纵深指导、推进二级子企业向下穿透,务求改革纵向到底。

2

建立互助帮扶机制

按照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产业相近、业务相关等原则,将子企业划分为若干改革提升协作组,组织专家对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打造“改革样板”,为基层企业搭建平台、增强交流。

3

加强政策宣贯培训

由改革责任部门牵头,通过改革推进会、座谈会、专题会、交流会等方式,加强对改革政策的解读宣贯,促进子企业对政策的理解把握,不断引导基层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建议2:提升改革的协同性,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

1

提升纵向联动性

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和子企业之间关于国企改革决策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畅通层级间、部门间沟通渠道,协同讨论改革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

2

提升横向联动性

引导企业在改革责任部门牵头的基础上,成立跨部门联合工作团队,专门负责改革项目的协同推进,确保改革中与其他专业部门形成合力。

3

强化激励机制

设立改革跨部门协同奖,对在改革协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作用,更好激发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议3:提升改革的有效性,强化改革质量和成效

1

推行自评互查机制

可引入互查模式,引导不同单位之间相互检查,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加快改革步伐,同时拓宽发现问题视角,确保真正实现改革的“形神兼备”“质量双优”。

2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总结)

引入对标学习机制

积极引导子企业对标市场和行业标杆,以问题为导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围绕各项改革的短板弱项制定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清单销项”,真正通过对标实现管理提升。

3

建立评估反馈机制

建立自上而下的考核评估机制,结合重点改革任务建立评估体系,系统全面检验子企业改革的成效,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下一步改革的针对性措施建议,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目的。

建议4:提升改革的差异性,强化精准化和个性化

1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集团公司改革责任部门牵头,积极组织和加强各子企业之间的交流,选树一批集团内部的改革标杆,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凝结内部智慧,带动各级企业“立标、对标、达标、创标”。

2

引导企业积极探索、主动作为

子企业按照“必选动作规范到位、自选动作丰富创新”的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小切口”的方式深化改革,突出企业本身的改革特色、亮点,并系统总结提炼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

3

增强改革容错纠错的落地性

引导基层企业细化容错纠错落地实施的具体路径和保障措施,旗帜鲜明坚定容错纠错,为干部鼓劲站台,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议5:提升改革的平衡性,强化改革促发展能力

1

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问题

发展出问题,改革做答卷。改革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更好的发展依赖改革的持续深化,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改革。

同时,改革与发展又是相互制约的,不合理的改革可能会阻碍发展,而发展中的不平衡也可能导致改革的阻力。改革措施需要与企业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相适应,以确保改革与发展的协调性。当然,也要考虑到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单方面强调改革而忽视发展的实际效果。

2

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创新的问题

国企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也必须坚持创新。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改革创新的核心在于培养和应用创新思维。

要不断以创新思维破解在国企改革中关于功能使命性改革任务、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的难题,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管理案例 | 重组企业如何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跨越 2024-07-15

管理案例丨职能人员考核困境与破解之道 2024-07-10

国企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下):如何高效培养发展年轻干部? 2024-07-11

股权激励是否能真正推动公司市值管理的提升?中智咨询《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报告》专题详解 2024-07-05

中智干部管理系统:全景画像,数智识人,精准点将,选优配强 2024-07-11

中智咨询《改革深化提升系列课》重磅上线! 2024-06-20

打赏

感谢您的赞助~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

评论区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