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范文 / 日期:2025-01-01 / 浏览:18 / 评论:0
2017多省联考申论冲刺热点
申论热点一:工匠精神
申论热点二:雾霾与空气污染
申论热点三:新型城镇化
【考点分析】
一、问题
模拟试题:
请根据背景资料,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100 字。
参考解析 :
1.对城镇化项目的片面理解,认为城镇化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加房地产开发。
2.政府的短期行为,造成企业投机行为。
3.城镇化项目市场化运作的配套政策没有形成,企业运作风险大。
4.城镇化项目融资方式有限,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不足。
5.基层干部投身城镇化事业的热情不足。
二、原因
模拟试题:
根据背景资料,分析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快速展开的原因有哪些。
要求:(1)分析合理、准确;(2)层次清晰、语言简练;(3)不超过 200 字。
参考解析 :
内部原因:1.自然资源空间分布、门类和生态类型多样,数量巨大且资源的组合也较为合理。
2.科研场所多,具有教育优势。3.具有政策支撑。
外部原因:可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势。
三、对策 举措
模拟试题:
请就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要求:针对性强,切实有效,分条表述,不超过 300 字。
参考解析 :
1.政府班子和企业形成统一价值观,通过考察、培训等方式,使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认识什么是城镇化,如何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共同研究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
2.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如城镇化项目立项和土地指标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政策、金融服务规范等。需要在行业类别上重新定位城镇化,使其区别于房地产,以便金融机构能够不受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约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服务。
3.构建服务型政府,从考核机制上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目标,从根本上消除政府短期行为的动机。
四、热点范文
“新城镇化”应关注“人”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不能照搬以西方工业化、后工业化为特征的大城市模式,也区别于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不能流于形式,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应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质,把落脚在“人”上,重新界定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的权利。
要实现人的“身份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首当其冲是要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从而实现人的“身份的城镇化”。目前我国仍有 6 亿多的农民仍未城镇化,其中接近一半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是城市的生产者和建设者,却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广东作为全国农村转移人口输入大省,有超过 2000 多万的外省流动人口,如何通过户籍等相关的制度改革使这些外省流动人口逐步有序地转化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使其在广东各大中小城市安居乐业,分享城市发展红利,将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重要的是实现“发展机会的平等化”。一方面,应通过现有户籍、社保等制度的改革,实现城市常住人口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等化。另一方面,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使其经过培训进入城市以后能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稳定就业和职业升迁。举例来说,近十年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广东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群体。由于无法获得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这
一群体逐渐成为“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弱势群体,失去在城市生活的可持续保障,或者是成为依赖于集体分红和土地租赁收入的“土地二世祖”。因此,要实现人的“发展机会的平等化”。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城市常住人口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当然,新型城镇化需要开发自然,利用土地,创造产品。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在城镇化刚刚步入中期阶段的时候,许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部分特大城市还出现了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特征的“大城市病”,导致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这一问题在广东凸显已久,东莞、佛山等城市酸雨浓度、空气二氧化硫浓度等指标长期超标,PM2.5 居高不下,城市水体污染严重等,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因此,新城镇化建设应体现出关怀自然的精神,出自对自然化育万物、呵护生命的感恩之情,而不是出于对自然的掠夺、毁坏和占有的动机。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在创造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后,应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诉求,那就是使人们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使人们精神上更丰富成熟,使人们拥有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去关心生命、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去追求幸福美好的活。
注意注意
考前30分的使用手册也在这哟,点击一下!
懒人必备省考武器,考省考,咋能不来份时政呢~
2016年7月-2017年3月 省考热点时政 精简版!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