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范文 / 日期:2025-02-01 / 浏览:7 / 评论:0
在中国清朝历史后期,有一位传奇性的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在史学家看来,慈禧太后是一位腐败王朝的昏庸统治者,是一位掌握的生杀大权的独裁者。但是历史上哪一位显赫的人物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呢?慈禧太后在政治统治上可能众说纷纭,但是慈禧在其收藏方面却是顶级的。大清王朝在慈禧统治期间国库空虚,但是这也是对于民间来说的,紫禁城内生活依旧奢侈糜烂。在这种生活中,慈禧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自然少不了那些稀世珍宝的陪伴……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清穆宗的母亲,满洲镶黄旗人。咸丰二年(1852) 被咸丰皇帝选入宫,封兰贵人,1857年封为懿贵妃。穆宗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号慈禧。于穆宗、德宗两朝先后垂帘听政计47年。因与慈安太后所住的宫院分东西二宫,故世称西太后。
【一露甘甜】故宫收藏的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材质是冰种带彩翡翠这是一张枯萎的荷叶,生于淤泥而一身清净无染。秋荷波动曲折,露珠晶莹滚滚。
密密的镂空叶脉上交织成网状,一只小青蛙跃于荷叶之上,仿佛能看到叶子在轻轻的颤动谁能相信,这是又硬又重的翡翠石头雕琢出来的。
清代慈禧太后一生钟爱翡翠玉雕。她生前搜刮天下极品,死后随之陪葬。一只张之洞敬献的翡翠“降魔杵”(一说为“如意”),成为她爱不释手的宝贝。在她的700件殉葬品中,有翠、玉佛27尊;翡翠西瓜2个,均为绿皮、红瓤、黑籽、白丝;翡翠甜瓜2对,其中1对为青皮、白籽、黄瓤,另1对为白皮、黄籽、粉瓤;翡翠白菜2棵,均为绿叶、白心,菜心上落着一个满绿蝈蝈,菜叶旁还伏有两只黄色马蜂。此外,在她的头部还摆放有一只翠荷叶,满绿碧透,精美无比。有人估计,这些翡翠的价值可达数千万两白银,可谓价值连城。可见慈禧太后喜爱翡翠的程度,也表明这位“垂帘听政”的统治者奢华之极。
慈禧太后珍爱玉器与历代帝王相比是空前绝后的,并特别喜欢翡翠,将它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她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多达足以装满3000个檀香木箱。慈禧太后爱玉为当时的满汉官员所知晓,于是纷纷进贡献宝来博取她的赏识。太后对玉的偏爱超过对高品质的钻石的喜爱。有两件事可以说明。
第一件事:慈禧太后是个地道的 “翡翠发烧友”,曾有个老外向她献上一颗大钻石,她慢条斯理地瞟了一眼,挥挥手道:“边儿去。” 她不稀罕喷着火彩的钻石,反而看上另一个人向她进献的小件翡翠,“好东西,大大有赏!” 给了他价值不菲的赏赐。
第二件事:据史载,恭王退出军机之前,叔嫂每因国事龃龉不欢。恭王新得一枚祖母绿色翡翠扳指,整天戴在手上,摩挲把玩。没几天,慈禧召见恭王,看见他手上戴着一汪水般的翡翠扳指,便让摘下来瞧瞧,谁知慈禧拿过来一面摩挲一面夸好,颇似爱不释手的样子,一边问话,顺手就搁在龙书案上了。恭王一看扳指既然归赵无望,只好故作大方,贡奉给她了。
“御风而上”玻璃种翡翠。高21厘米简洁有力的线条,表现出幽兰之叶御风飞扬,而叶上的蚂蚱也巧妙的增添了无形的风动之美。兰叶几乎垂直的角度,必须选用上乘的墨翠水石,其独特的优异韧度,才能承受如此奇险的构图表现。
“福从天降”三彩翡翠。 高15厘米罕见的三彩翡翠水石,质地细腻,明莹洁净。兰叶上的脉络纹理,纤毫毕现。
明末清初,翡翠经缅甸传入云南,所谓的“玉出云南”就是如此。
翡翠传入中国之后,皇宫贵族都很喜爱,因此,翡翠也被称之为“皇朝翠玉”。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达到了几乎疯狂的是步。慈禧与翡翠左右相伴,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的是翡翠玉筷。头发上插的是翡翠簪子、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手里经常把玩的是一颗翡翠白菜。因为慈禧太后对翡翠的格外推崇,这个来自缅甸的著名特产一时间在大清王朝境内变得身价百倍,名声大噪。清朝的王公贵族们都为自己能得到一两件水头好的翡翠物件而感到无比的荣耀。
翡翠的神秘气息至今还未流失,它的含蓄庄重、冰清玉洁仍然得到人们的宠爱,被人们看作是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幸福的象征。
慈禧太后的头饰,全由翡翠及珍珠镶嵌而成,制作精巧,每一颗翡翠或珍珠都能单独活动;手腕上戴玉镯;手指上戴250px长的玉扳指(她还有一枚戒指,是琢玉高手依玉料的色彩形态,雕琢成精致逼真的黄瓜形戒饰);膳具是玉碗、玉筷、玉勺、玉盘。慈禧太后拥有13套金钟、13套玉钟,作为皇宫乐队的主要乐器。玉钟悬挂于2.67m高、1m宽的雕刻精巧的钟架上。
【福地福人居】冰种满绿翡翠。高10厘米。
1900年,义和团起义,慈禧太后逃离北京,所带的珍宝也主要是精美的玉器。她凭借皇权从民间搜刮了大量的玉器供自己把玩,极大地丰富了清宫的藏品。
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开始给自己选“万年吉地”,兴建陵墓。陵址选好后,她就将手腕上的珍珠手串儿,扔进地宫当 “镇陵之宝”。陵墓直到她死前才竣工,历时35年,占地2200㎡,仅材料费就用了白银230万两。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73岁的慈禧太后患病身亡。
慈禧太后死于1908年11月15日,入殓时,大太监李连英参加了棺椁装宝仪式,并在《月轩笔记中》记述了一些情况。
慈禧身穿金丝福字衣,身着金团寿字褂,外罩串珠彩绣长袍;头戴珍珠凤凰冠,上面最大一颗珍珠重约四两,大如鸡卵;胸前佩戴两挂朝珠和各种饰品,珍珠八百粒,宝石三十五块;腰系九条串珠丝带;腕带钻石镶嵌手镯,由一朵大梅花和六朵小梅花连成;脚穿一双金丝彩绣串珠荷花鞋。慈禧口含一颗罕见的大夜明珠。据孙殿英供述,这颗珠子分开是两块,合起来是圆球,分开时透明无光,合起来透出绿色光亮。
“春晓新生”冰种三彩翡翠。高15厘米大片枯黄的落叶,浑然天成,几近拟真。
“生命的乐章”冰种三彩翡翠。高5厘米。
尸体入棺前,棺底先铺三层绣花褥,上洒一层珍珠,总厚三十三点三厘米。第一层为金丝串珠锦褥,上嵌大珍珠一万两千六百零四颗,红宝石八十五块,祖母绿二块,碧玺、白玉二百零三块;第二层是满面荷花丝褥,上铺五分重珍珠两千四百颗;第三层为绣佛串珠薄褥,用二分重珍珠一千三百二十颗。头部安放一片翡翠荷叶,重二十二两五钱四分,脚部放置一朵粉红玛瑙大莲花,重三十六两八钱。
尸体入棺后,头枕黄绘堆绫芙蓉枕,身盖各色珍珠绣的大朵牡丹花衾被。身旁摆放金、玉、宝石、翡翠雕琢的佛爷各二十七尊。腿左右两侧有碧玺西瓜一个,甜瓜两对,白菜两棵,宝石制成的的桃、杏、李、枣二百多枚。尸体左侧有一枝玉石莲藕,三节白藕上雕有天然灰色泥土,结处有新绿叶片生出;尸体右侧竖放一株玉雕红珊瑚树,上面缠绕青根、绿叶、红果的蟠桃一枝,树上有翡翠小鸟一只。棺中还有玉石骏马、十八罗汉等艺术品七百余件。棺内空隙使用了四升珍珠和两千二百块红、蓝宝石填充。入殓后,尸体上又覆盖上一床精美绝伦的捻金陀罗尼经被,上缀珍珠八百二十颗。以上还不是最完全的统计。这令人眼花缭乱的一棺珍宝,据统计估算,约值白银五千万两以上,其中的艺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根柢风流”冰种三彩翡翠。高10厘米。
“日日茂盛”翡翠。高31厘米下面是枯老的丝瓜,丝瓜络干枯松脆,仿佛触手就会开裂,而上面的瓜叶和新苗却阳光映照般得鲜亮翠绿,表现出充满生命力度的茂盛意向。
盗陵案被报道后,举世震惊,各地各界人士纷纷通电谴责,要求严惩凶首孙殿英,追回珍宝。蒋介石下令阎锡山查办盗陵案。孙殿英将乾隆颈项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朝珠送给戴笠,再托戴笠将一柄九龙宝剑送给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又将碧玺西瓜送给宋子文;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宋美龄将夜明珠缀在了绣花鞋上。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后期的国家统治者,其收藏全部为世界级的稀世珍宝。而这些珍宝也随着1928年7月定东陵的一声炮响而散落海外,飘零四方。如今我们只有等待这些世界级的稀世珍宝重见天日,因为只有亲眼目睹我们才能真真正正的感觉到慈禧太后的收藏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一个没落的王朝是怎样走向灭亡。
“生生化育”冰种带彩翡翠。高19厘米。
“夫唱妇随”冰种黄翡。高16厘米一株傍石生长的兰花,轻灵美丽,兰叶上,两只蚂蚁前后相随,好似人间的“夫唱妇随”此作挑战雕工的极限,以冰种黄翡翠雕出悬空、捻转、长而细薄的兰花,质地坚硬的翡翠幻化为柔软的花叶,叶转如风动,花薄似透光。
“百年好合”。由一颗极品“春带彩”翡翠原石雕琢而成,一侧保留原始石皮,以未经雕琢的岩壁表现中国大山大河的意境;颜色色泽并不相同的两株兰花,同根而生长于绳结之上,一株淡紫优雅,一株娇绿盈翠,迎风摇曳,含笑相对,一只蝴蝶轻盈飞过,汲饮甘甜。
“岁月惊喜”三彩翡翠。高17厘米兰叶,刚健自然,兰花,艳丽芳香,而右边爬至一叶尖端的金龟子和石头上的蜗牛彼此须角相触,仿佛是在打招呼,着实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海阔天空”老坑种翡翠。高17厘米这是一块原本10公斤重的老坑种翡翠原石,硬是被雕琢成了一片片悬空的兰叶。坚硬的翡翠化成了柔软的线条,不惜工本。
“富春兰聚”玻璃种翡翠。高36厘米。
“喜迎仙客”玻璃种翡翠。高22厘米翡翠质地绝佳,澄澈水润,光洁匀净,细腻中呈现了玻璃般清透的光泽。
【免责声明】此篇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一句话损人搞笑
微信号:sunren100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凡是点击关注我的人,终日狂笑不止,有的笑到肚子疼,有的笑到腿抽筋,有的笑掉了牙,有的从此疯了…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